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而新冠疫情讓扶貧面臨新挑戰。最棘手的問題是貧困農戶農產品滯銷,不僅成為農戶脫貧路上的絆腳石,更有可能成為返貧的誘因。一邊是貧困農戶農產品銷售困境,一邊是都市人對食品安全的擔憂,順應“無接觸經濟”趨勢的消費扶貧正在疫情下,以 “無接觸”、智能、健康、安全的新型扶貧模式——扶貧智能生鮮柜,在城鄉供需雙方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給出了新的答案。
點多面廣、智能化、零接觸、更便利……消費扶貧智能生鮮柜具備的種種功能特點,旨在打造離消費者最近的智能無人微縮超市,構建網格化消費扶貧網絡,打通扶貧產品“從田間到餐桌”“從偏遠山村到城市萬家燈火”的最后100米,引導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消費扶貧工作,傳遞“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消費扶貧理念。
一、增強消費扶貧,拉動內需市場恢復發展
今年年初,國務院扶貧辦、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7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的通知》,強調以消費扶貧行動為抓手,以拓展貧困戶增收渠道、穩定脫貧成果為目的,以促進扶貧產品穩定銷售為重點,實現城市“菜籃子”“米袋子”有效供給和促進貧困地區扶貧產業健康發展,滿足城市居民需求升級和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構建社會扶貧的長效機制。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強調,“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
今年5月,廣州開發區援建和對外經濟合作局聯合京東商城建立了黃埔扶貧館,由廣東嶺南現代技師學院“黃埔·三都民族技工班”的師生團隊負責運營,主要銷售廣州市黃埔區對口扶貧協作幫扶地區的優質農特產品。5月底上線至今,黃埔扶貧館累計銷售58萬多元。微米免費提供了兩臺消費扶貧專柜入駐廣州黃埔消費扶貧館,利用無人售貨柜打通線上線下的解決方案,在利用線下引流到平臺推廣扶貧產品。
微米消費扶貧專柜入駐廣州黃埔消費扶貧館
二、無接觸經濟風口,智能生鮮柜新布局
為了進一步推動以消費帶動貧困地區增收,促進精準扶貧,國內很多企業不斷探索創新消費扶貧方式。在積極推進自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根據地域特點打造產業鏈優勢,根據市場及扶貧企業的需求,很多消費扶貧智能生鮮柜進入我們視野。
據了解,作為國務院扶貧辦通過反復比選、大力推介的消費扶貧載體,消費扶貧智能生鮮柜是拓展扶貧產品銷售渠道、實現線上線下銷售相結合、推動社會各界參與消費扶貧的創新舉措。特別是當下疫情防控期間,無人智能售賣終端的快速落地,可以最大程度防止居民日常消費過程中的交叉傳染,充分發揮 “無接觸”經濟的優勢。
業內人士也分析認為,“疫情期間,農民們擔心蔬菜運輸難、銷售難的同時,居民們也擔心買菜難、買菜貴,這種兩難境地讓農產品直達餐桌頗費周折。消費扶貧智能生鮮柜不僅能滿足當下居民消費零接觸、智能化的需求,也成為當下紓貧解困的一把‘金鑰匙’,為‘因疫滯銷’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其獨特的生態鏈構建以及業務模式也將有希望成為無接觸經濟風口下的“新賽道”。